新闻
大连化物所成功实现二氧化碳直接加氢制取芳烃
时间:2018-09-11

人民网大连9月7日电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刘中民院士、朱文良研究员、倪友明副研究员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新型催化剂,成功的实现了二氧化碳直接加氢制取芳烃,该工作以研究论文形式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在过去两个世纪,大规模利用化石资源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空前的繁荣,然而同时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不断地威胁着我们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因能量密度低、间歇性等特点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利用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能制取氢气,并将二氧化碳转化成高附加值的燃料和大宗化工品,可以同时起到储存、利用二氧化碳与可再生能源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氧化碳是一种化学惰性分子,加氢转化一般都需要在高温、高压、高氢气比例以及金属催化剂上进行。此前,科研人员在此条件下已经实现二氧化碳向多种一碳化合物的转化,如二氧化碳加氢制取甲烷、甲醇、二甲醚、甲酸、一氧化碳等。此外,科研人员发现,利用金属氧化物/分子筛双功能催化体系,可以制取例如低碳烯烃、汽油等高附加值的多碳化合物。

芳烃作为一类重要的大宗化工品,目前主要通过石脑油催化重整等石化路线制取。相对低碳烯烃,芳烃的不饱和度更高、结构更复杂,因此很难通过金属氧化物/分子筛双功能催化体系高选择性的获取。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刘中民院士、朱文良研究员、倪友明副研究员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新型催化剂,成功的实现了二氧化碳直接加氢制取芳烃,该工作以研究论文形式发表在《自然通讯》上。该团队设计了一种具有纳米尖晶石结构的锌铝氧化物(ZnAlOx),混配高硅铝比的纳米H-ZSM-5分子筛,制成了一种新型催化剂(ZnAlOx&H-ZSM-5)。在二氧化碳加氢制取芳烃转化中,该催化剂可实现73.9%的芳烃选择性,且副产物甲烷的选择性低至0.4%。机理研究发现,二氧化碳能在ZnAlOx上加氢生成二甲醚和甲醇,它们扩散到分子筛孔道中形成烯烃,进而形成芳烃。通过2,6-二叔丁基吡啶红外检测发现,ZnAlOx与H-ZSM-5混合后能大幅度覆盖H-ZSM-5晶粒外表面酸量;通过与一氧化碳加氢原位漫反射红外对比发现,二氧化碳加氢能在 ZnAlOx表面形成更多的甲酸盐物种,从而留下更少的金属活性位点。这些因素都有利二氧化碳加氢生成具有高不饱和度的芳烃。同时,该研究还探讨了抑制逆水煤气变换反应以及优化产物分布的策略。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连宣)

地址:北京市亚运村安慧里四区16号楼728室 邮政编码:100723 联系电话:010-84885512 传真:010-84885724
E-Mail:mhgzywyh@126.com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煤化工专业委员会 京ICP备12037389号-3
煤化工专委会小程序
煤化工专委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