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科技成果鉴定会专家组与成果完成单位合影
2018年11月30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有关专家在北京召开了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开发的“甲苯甲醇制对二甲苯联产低碳烯烃移动床(DTMPX)技术”科技成果鉴定会。中国石化联合会三届理事会会长李勇武,延长石油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扈广法,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副所长蔡睿出席会议并作讲话。
图2:科技成果鉴定会现场
以清华大学金涌院士担任主任、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汪燮卿院士和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杨启业院士为副主任的11位鉴定委员会专家认为该技术具有以下创新:
一是开发了催化剂择形改性技术和分子筛型移动床小球成型制备技术,制备出了性能优异的甲苯甲醇制对二甲苯联产低碳烯烃移动床专用催化剂(DXY-01),各项理化指标符合移动床工艺要求;
二是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床反应器及非临氢甲苯甲醇制对二甲苯联产低碳烯烃移动床工艺,装置流程设计合理,反应-再生系统、催化剂提升循环系统运行平稳;
该成果共获得授权专利18件(其中发明专利16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技术创新性强,总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技术建设了全球首套甲苯甲醇制对二甲苯联产低碳烯烃移动床万吨级工业试验装置。
通过工业试验,取得了移动床专用催化剂工业制备、工业化装置工艺包设计基础数据、工业化装置开停工和运行控制方案等系列技术成果,为工业示范装置建设及运行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图3:移动床工业实验装置
9月20-23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现场考核专家组到延安石油化工厂对甲苯甲醇制对二甲苯联产低碳烯烃移动床工业试验装置进行了72小时连续运行考核(图3),现场考核结果表明:
甲苯单程转化率为26.42 %,混合二甲苯中对二甲苯占比为90.79wt%。
对二甲苯是有机化工中最基本的原料,2017年,我国对二甲苯消费量为2484万吨,进口1443.8万吨,进口依存度达到58.1%。
该项目的成功,不仅在对二甲苯的生产中实现了石油化工和煤/天然气化工的结合,也为煤/天然气经甲醇生产乙烯和丙烯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同时可以在一套装置中为聚酯的生产提供所需的两种基本原料(对二甲苯和低碳烯烃),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